EEfaq论坛-赚客自留地

 找回密码
 免费注册
查看: 1143|回复: 7

一幕由“实名制”引起的哑喜剧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5-8-5 11:57:4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一幕由“实名制”引起的哑喜剧
作者: 黄振迪 | 2005年07月3102时03分 |    【内容提要】可以顺理成章地联想到的是,此前“通过”的《公务员法》竟然成了“财产不公开法”,再加之以最高人民检察院“大力提倡”的“实名举报”和现在的“强制实名”,这样产生的一个明晰的思路,而自然地形成一连串的拷问:为什么官员(也有人自称“公仆”)的财产不公开,却为何举报犯罪、上网却要实名?   ——这“一不二实名”,到底是何居心!   到后面,联想到刘镇清迅速更改公示资料“超能量”,而自然产生的“官员特殊背景”假设,又让人直接联想到以前的江西副省长、现在已纳入反腐教材的名字——胡长清。更上升到了:“江西到底有多黑”?“为什么江西官员可以以假身份来骗购超标准两倍的‘经济适用房’”?“在一个‘公民社会’里,到底应该由人民监督官员,还是官员监视人民?”等等一个比一个强烈的质问。    喜剧往往伴随着笑声,要么是仰天大笑,要么是哈哈大笑,但是最近在凯迪网络却发生了一幕“哑喜剧”:若论之,应属于哑然失笑、窃窃地笑的那种。此哑喜剧分有四个阶段,最后是笑声一片,然后是戛然而止。

  一、“实名制”之争起于青苹之末

  2005年7月23,深圳市有关部门郑重发出通知,称在三个月内完成QQ群组的管理人和版主登记,否则一律予以取缔。这一事件,被大家视为一直风传已久的正式实行“网络实名制”的开始。7月25,在一直以“敢言”并倍受“考验”的《南方都市报》上,以直言和替国家宣传民主法治著称的上海《外滩画报》副主编长平先生,以专栏文章形式发表了《强制性实施网络实名制有必要吗?》一文。文中指出“重庆大学将成为我国首个实行校园网络实名制的高校,清华大学的BBS也被列入实名制试点。又据报道,深圳市公安局正在进行为期3个月的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,将对论坛、BBS的版主、QQ群的创建者进行实名登记,并校验身份证号码。”

  文章认为,“古今中外,任何人都拥有用别名(笔名)发表文章的权利,我国的《著作权法》也明文保护这样的权利。一个人匿名写作(发言),要么因为胆小,要么因为觉得现有名字不够好,法律天然地保护人们胆小或者选择更好的名字的权利。”在对其进行法治层面的剖析后,长平先生更是对以网络“诚信”作借口来限制人民的网络权利的荒谬进行了分析。他指出:“网络的确像是一个城市,这个城市已经融入到我们的常生活,人人可以自由进出,现在突然有人要把城市围起来,派兵在城门口查验身份证,甚至要在每个获准进入的人脸上戳一个印章,说是担心他们作奸犯科或者在买卖中不讲诚信。。。。。”。

  道理是讲得明确,如果以网络“诚信”作借口,我们且不说是“有罪推定”的延伸,更是一种对网民的权利的侵犯。这已经是一个法律、人身自由等方面的权利的侵害行为。这篇文章在网民的广泛转载下,立即引起了较大的反响。

  二、“李镇涛”欣然接棒

  本来长平先生的文章,已成绝响。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,本来接着的“人头马吓哭志愿者”、“四川怪病”之类的新闻本可以抢占新闻的峰头浪尖,一切都会在风平浪静中渡过的。但是此时,在凯迪网络却出现了这样一篇名为《网络实名大势所趋,建议凯迪先行试点》的“文章”。发文作者自称是江西的“李镇涛”,文章不足五百字,却有着超强的反响。文章上到网上后,才只二天其点击就达到了12万多点。也就是说,除去重复点击因素,至少有十万人曾看过此贴。而且跟贴共165页,每页为15贴,即2474个跟贴。这个贴子的热门,可以看出网民的关注程度。

  “文章”的“口气”很大。他说,继各高校的网络实名制受到“校内一致好评”之后,“网络实名制获得了政府管理单位、网络经营者、网民多数的支持,在未来走向全面实名化是大势所趋,目前进行的试点都获得了相当的成功,不只会继续下去,还会加大力度的进行下一阶段的扩大试点方案”。

    文章呼吁:凯迪网络要带头进行网络实名,并拟出了步骤:一是新注册网名,一律以实名和身份证号码登入。二是鼓励老网友用实名,在过渡期,以实名加网名来代替其原网名,“如李镇涛(实话实说)。三是待实名达到一半以上时,就“就可以规定在一定的期限内,所有的人都强制改采实名ID。达到完全实名制的目标。”

  “李镇涛”的这一设计,真有点把网友当腐败份子看待的味道。这一做法,在八十年代末就已经出现过。当时为了平息人民的反腐情绪,曾有过一个现在想来都叫人笑出眼泪的“通知”,要求腐败份子和“黄赌毒份子”限时报到、自首,如果不自首就不宽恕之类。这个通知,确实是滑稽得很。但是,现在“李镇涛”重新施将出来却并不滑稽了。他是“真的这么想的,也是这么做的”,他在文章的结尾处,向广大人民公开了他的“姓名”和身份证号码,以签名档的形式,把网络实名称之为“响应中央出台之网络管理制度”和“好公民发帖请用真实姓名以示负责”并写上了自己的“姓名:李镇涛”和其身份证号码。

  从常理来看,一般人都很欣赏李镇涛的无知。因为身份证号码和外国的社会福利号码一样,是全球人类拥有的很少的唯一号码资料之一。这本就是极敏感的个人资料。如果按他这样的公开法,在二十余年前,他必会成为“炒股专家”们的模仿目标(当时要凭身份证才能配股,很多人都到内地大量收购身份证);如果出现在数年前,也必成为“实名存款家”的模仿对象,到时候贪官们的钱物可能会大量地归于“李镇涛”名下,当他的名下已经积下数十亿甚至上百亿资产的时候,他则会当然地蒙在鼓里而不自知。如真的反腐反到按图索骥的地步,真正抓起腐败份子来,可能他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吧?到时候,我们可能也只能归之于他的无知和幼稚,权当是一种对网络实名制的牺牲吧?

  李镇涛真的傻了吗?

  ——接下来的事,才知道其实他并不傻。

  三、天翻地覆:“李镇涛”原是“刘镇清”假扮

  “李镇涛”的问题,其实不是智力问题,而是一个“自大”问题。他可能还不知道,凯迪网络有网民数十万,其中傻瓜虽然也很多,但是更多的是各行各业的行家和专家。这大概是“李镇涛”所想不到的。

  “李镇涛”的资料甫出,立即就已有网友通过身份证号码完全地掌握了这个人的包括性别、婚姻状况、家庭收入、工作单位、甚至家庭住址、住房面积的资料。并且立即按照“李镇清”的自供,并以“李镇涛”所倡导的“做好公民”的“方式”进行了公布。而且这事还没完,还有很多人已经把“李镇清”的资料和景德镇的“经济实用房”的全部资料制成了照片进行了“证据保全”。

  这时,“李镇清”顿时醒悟过来。于是,一个意外出现了。

  在真实资料以“做好公民”的形式公布的次,“李镇涛”迅速对其在景德镇的“经济适用房”网上公示的资料进行了修改,将他的名字改为了“刘镇清”,并对其经济适用房的身份证登记资料进行了修改。穷追不舍的网友,这时以电话形式对他的资料进行了进一步核实,这时他才现出了庐山真面目——他的本名其实叫“刘镇清”,而非“李镇涛”。于是,第二天凯迪网络/猫眼看人又一下子炸开了:“李镇清”也并非其真名,他的真名叫“刘镇清”!

  网络最大的好处是真,而所谓“实名制”最怕的就是真。真的假不了,假的也真不了——网络是无情的,一切假的东西,都难逃网民的“法眼”。“李镇涛”用他自己的手,猛地一把抓去了他的面具——他自己已经不是一个“好公民”了。

  既然不是“好公民”,那么他是不是“好人民”呢?

    也不是!我们可以从接下来的细节中,窥其堂奥。

  四、延伸:景德镇暴露出骗购经济适用房“黑洞”

  接下来的事件就叫“李镇涛”难以回首了。

    资料都已摆到了桌面——凯迪网络的网页上。一批户藉专家开始展开了严密的分析和较对工作:

  首先是经济适用房的面积问题。其拥有的住房除是“一般人住不进去的”某高级住宅区外,其面积也超出了景德镇的“经济适用房”的两倍。有人已经找出国家和江西省的有关经济适用房的规定,找景德镇相关部门进行了核对,结果被相关部门以时间差的方式顺理成章地化解了。

  其次,就是“刘镇清”的身份证资料竟然是假的。有专家指出,刘镇清的新的身份证资料,其出生年月有假。因为自有人类社会以来,还没有一个月份是0月的!

  更大的问题还在后面,在对“经济适用房”公示中的其他人员的身份资料进行核对时,发现在景德镇的经济适用房的资料公示的一个网页中,竟然就有17份身份证资料是和“刘镇清”的身份资料一样——用的是假资料。经济适用房的公示,就在于让公众进行监督,以假资料进行住房“公示”,可能并不在于其不愿透露其真实资料,唯一可以叫人联想的是:有人已经在经济适用房的分配做了手脚!

  也即是说,景德镇的经济适用房分配,存在着利用假身份证骗购的嫌疑!


  五、“实名制”灰头土脸:网民呼吁官员财产公开


  “李镇清事件”发展到了这一步:

    刘镇清以“李镇清”的假名,混迹于凯迪号召做公开真名的身份证号码的“好公民”的同时,还曾以假身份证号码涉嫌骗购“经济适用房”。当这样的事实被揭开后,立即引起了网民的强烈反弹。

  可以顺理成章地联想到的是,此前“通过”的《公务员法》竟然成了“财产不公开法”,再加之以最高人民检察院“大力提倡”的“实名举报”和现在的“强制实名”,这样产生的一个明晰的思路,而自然地形成一连串的拷问:为什么官员(也有人自称“公仆”)的财产不公开,却为何举报犯罪、上网却要实名?

  ——这“一不二实名”,到底是何居心!

  到后面,联想到刘镇清迅速更改公示资料“超能量”,而自然产生的“官员特殊背景”假设,又让人直接联想到以前的江西副省长、现在已纳入反腐教材的名字——胡长清。更上升到了:“江西到底有多黑”?“为什么江西官员可以以假身份来骗购超标准两倍的‘经济适用房’”?“在一个‘公民社会’里,到底应该由人民监督官员,还是官员监视人民?”等等一个比一个强烈的质问。


  六、凯迪锁贴忙:叫人哑然失笑的喜剧


  “李镇涛事件”真相公开后,更有人扬言要举报刘镇清的骗购经济适用房的问题。此举一出,刘镇清顿时在凯迪网络绝迹。此时,网民还没完,在27至29至少有十多个贴子加入了声讨的行列。

  最后的奇迹是,凯迪开始了锁贴:没有任何解释,相关的贴子迅速“上锁”。这更是强化了网民们的困惑:这个刘镇清到底是什么来头?怎么会有如此“能量”?他怎么不是住在北京,也不是住在上海,却是出在江西?

  但是,此时,大家已经都无法在凯迪发出声音了,只能哑然而笑!

  —— 一出关于实名制的喜剧,就这么草草收场。。。。。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(转帖自珊瑚虫论坛)

[ 本帖最后由 gly001 于 2005-8-5 18:40 编辑 ]
发表于 2005-8-5 15:01:47 | 显示全部楼层
算了。不谈政治。建议我们论坛也仿照老舍茶馆里的做法。

[ 本帖最后由 zhuanqianhao 于 2005-8-5 18:53 编辑 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5-8-5 18:15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叫 冰火两重天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5-8-5 19:00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为什么签名里显示IP的都用温州电信啊??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5-8-5 19:06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原帖由 bayet 于 2005-8-5 19:00 发表
为什么签名里显示IP的都用温州电信啊???

显示浏览者的IP,你在温州当然显示温州电信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5-8-5 20:24:47 | 显示全部楼层
世界上两种东西最脏,一是g`ou屎,二是政治。
好岾顶一下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cjzdy 该用户已被删除
发表于 2005-8-6 12:38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5-8-8 06:25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潜水很久了,顶一下,强烈反对实名制。实名制是历史的倒退,公权剥夺私权的集中体现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联系我们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EEfaq论坛

GMT+8, 2024-6-1 11:47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